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設計原則及影響設計的因素
分布式發電(Distributed Generation,簡稱DG)是由美國在1978年的公共事業管理政策法中提出,公布后便得以推廣應用,并很快被其它國家接受。目前分布式發電站美國有6000多座;英國有1000多座;日本有近5000座,總容量超過600MW。2006年歐盟國家的分布式供電系統達到1.5萬個左右。
美國計劃到2020年有50%以上的新建商用或辦公建筑使用分布式供電系統,并且在2020年將15%的現有建筑改由分布式電源供電。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10多年前就嘗試分布式供電,已有成功范例。2005年,我國首個分布式電力技術集成工程中心落戶廣州,標志著我國分布式供電技術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冷熱電三聯供技術應用最廣泛,發展前景較好,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住宅、商業大樓、醫院、公用建筑、工廠等,都有供電、供暖及制冷需求,而且很多地方配有自備發電設備,這些都為冷熱電三聯供提供了市場。
分布式發電的定義是:區別于集中發電、遠距離傳輸、大互聯網絡的傳統發電形式,直接配置在配電網或者負荷附近的、發電功率在幾千瓦至數百兆瓦(也有的建議限制在30~50MW下)的小型模塊化,能夠經濟、高效、分散式、可靠運行的發電單元,所產生的電力除由用戶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電力送入當地配電網。
分布式發電多種多樣,因資源和用能需求而異,發電方式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含生活垃圾)、地熱能、天然氣等。主要包括:以液體或氣體為燃料的內燃機、微型燃氣輪機發電,太陽能發電(光伏電池、光熱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與傳統的集中式發電方式相比,分布式發電具有投資較少、發電方式靈活、環保性能好等優點。將分布式發電應用于傳統的電力系統,既可以滿足電力系統和用戶的特定要求,又可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可靠性和經濟性?,F在的分布式發電多采用新型發電技術。根據發電容量的規模大小,分布式發電可以分為以下4個層次:微型:5kW以下;小型:5kW~5MW;中型:5MW~50MW;大型:50MW~300MW。
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發電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兩種發電方式的優勢,目前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將投資省、發電方式靈活、與環境兼容的分布式發電與大電網聯合運行,從而提高整個電力系統運行的靈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對于分布式發電,國外起步較早,目前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試驗。在國內,對分布式發電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主要是對具體的發電方式的研究比較多,對于分布式發電與傳統電力系統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相應的對策研究比較少。
分布式發電通常接入中壓或低壓配電系統,傳統的配電系統被設計成僅具有分配電能到末端用戶的功能,而未來的配電系統有望演變成一種功率交換媒體,即它能收集電力并把它們傳送到任何地方,同時分配它們。因此,將來它可能不是一個“配電系統”,而是一個“電力交換系統”。分布式發電具有分散、隨機變動等特點,大量的分布式電源的接入,將對配電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產生極大的影響。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包括兩個方面:容量設計和硬件設計。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容量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計算出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在全年內能夠可靠工作所需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和蓄電池的數量。同時要注意協調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工作的最大可靠性和成本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滿足的最大可靠性基礎上盡量地減少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成本。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硬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硬件設備: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選型,支架設計,逆變器的選擇,電纜的選擇,控制測量系統的設計,防雷設計和配電系統設計等。在進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設計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針對不同類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軟件設計的內容也不一樣。獨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網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和混合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方法和考慮重點都會有所不同。
同類文章排行
- 全銅S13M-1600KVA/10KV系列油浸式變壓器廠家直供
- 油浸式變壓器在高鐵建設中有比較重要的作用
- 江蘇油浸式變壓器廠實現了哪些先進地技術
- S11-M-400KVA全銅油浸式變壓器廠家現貨供應
- 油浸式變壓器的有點和缺點有哪些
- 節能 環保 安裝方便 非晶油浸式變壓器力王
- 淺談500kV 油浸式變壓器鐵芯多點接地故障
- 2500kva油浸式變壓器知識解答
- 油浸式變壓器三相不平衡究竟有什么危害
- 建筑規范 油浸電力變壓器 距離住樓的距離是多少